江西生物在2023-2024年累计分红1.2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80.25%,这一操作犹如在IPO前夜的疯狂“抽血”。控股股东敬玥通过海南至正、前海天正控制公司76.64%的股权,意味着近1亿元直接流入实控人腰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5467万元,仅为9个月的运营成本,而招股书却计划募资用于抗蛇毒血清研发、欧盟GMP标准生产线建设等耗资数亿元的项目。

上市前八成利润被分走
报告期各期,江西生物实现整体收入分别为1.42亿、1.98亿、2.21亿,期内利润分别为2646.8万、5548.1万、7514.0万,三年利润合计1.57亿;实现毛利分别为1.07亿、1.34亿、1.55亿,毛利率分别为75.4%、67.8%、70.3%。
利润分配方面,于2023年5月及2023年10月,公司根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保留利润,向现有股东宣派股息1000万及7600万。于2024年9月,公司根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合并保留利润,向现有股东宣派股息4010万。累计分红金额高达1.26亿,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达80.25%。
股权结构方面,江西生物的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敬玥通过海南至正及前海天正控制公司约76.64%的表决权。
销售费用高企研发缩水
江西生物在2022-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达9,462万元,其中推广开支占比超70%(2022年达2,911万元),主要用于学术会议和医院推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持续收缩: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暴跌43.5%至1,368万元,仅占营收的6.33%,远低于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更讽刺的是,2024年研发支出甚至不及同期分销成本(2,686万元)的一半,暴露出“重营销轻研发”的畸形结构。研发团队高度依赖外包(2023年合约研发占比49.2%),核心能力空心化。
此外,公司曾因劣质药被罚。2018年因生产33,366支劣质破伤风抗毒素被罚没133万元,2019年生产线被查出13项缺陷遭整改。质量管控漏洞贯穿血浆采集至分装全链条,导致MSCI ESG评级仅为CCC级(行业平均BB)。